潘志涛丨舞蹈创编的初心要致敬生活,致敬匠心

少儿艺术在舞台上的演绎,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表演水平,在一定意义上家长、教师,会通过舞台呈现的精彩,进一步提升美育教育的认知。
—— 潘志涛
他是享誉艺术领域的知名舞者

他被誉为“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尊”

他从事舞蹈创作与教育近50年

为舞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
舞蹈表演艺术家
他在民族民间舞的
学科奠基、人才培养、传承创新多方面
不断进行积极探索
大胆创新教学理念
扎实推进美育普及
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职业化进程
做出了卓越贡献

在阳光少年的表演舞台上
潘志涛教授现场点评
少儿舞蹈表演对于少儿艺术提出了发展性意见
下面观看潘志涛教授点评
守正创新
对于孩子们的舞蹈节目要贴近现实并高于现实本身,跟上时代的脉搏。创编的节目要致敬生活,致敬匠心,但是并不意味着照搬还原曾经的生活状态,社会在进步,生活也在变化,我们要从舞蹈中传承民族精神,守正创新,这样才可以打造经典。

点睛主题
节目主题要鲜明,不能单纯的追求课堂肢体动作,比如搬腿、下腰等常规动作直接照搬在舞台之上,节目既让人抓不到舞蹈的核心,没有营养,没有深意,没有舞者的灵魂,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曲解了舞蹈本身的含义,这就要求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创编能力要进一步提升。

贴切创作
贴近孩子、合适孩子、让孩子在舞蹈当中得到收益、得到提升才是美育教育的落实之处。

他用经验传递给少年们舞蹈精神
他用匠心助力于少年们青春梦想
他的坚守与热爱
都在不断的向我们诠释舞蹈的意义